ICVTS丨主动脉夹层再认识: 分类、破口位置、灌注不良

ICVTS丨主动脉夹层再认识-分类、破口位置、灌注不良

(0)
PipitaPipita
上一篇 2020-11-11
下一篇 2020-11-13

相关文章

  • 肺静脉隔离术后狭窄发生率:脉冲场消融vs.射频消融

    环肺静脉隔离是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基石,部分患者接受射频消融(RFA)或者冷冻消融术后可能出现肺静脉(PV)狭窄。脉冲场消融(PFA)成为当下房颤消融领域研究热点,可以选择性损伤心房肌细胞,从而避免传统非组织选择性消融带来的并发症。 目前已进行的PFA应用于房颤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未报告围术期食道损伤、膈神经损伤以及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那么,PFA是否会减少传…

    阅读笔记 2020-12-16
  • 重磅:人类首例经导管经房间隔人工腱索植入术

    一位55岁男性患者,因P2脱垂和连枷而表现为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regurgitation,MR)和失代偿性心力衰竭(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即便已行最佳药物治疗(optimal medical therapy,OMT),其仍表现为呼吸困难-NYHA心功能III 级。其他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包括LVEF…

    阅读笔记 2022-05-20
  • Circulation丨主动脉壁内血肿综述

    Ihab B. Alomari, et al. 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 and Its Complications. Circulation 2014 主动脉壁内血肿是一种与主动脉夹层和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并存的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疾病,包括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主动脉夹层和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主动脉壁内血肿IM…

    阅读笔记 2021-08-03
  • 干货 |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的机制、诊断和管理最新进展(下)

    据估计,约有50%的心衰患者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HFpEF的科学诊断和治疗是研究的热点。 虽然HF的分类严重依赖于左室射血分数(LVEF),但最新的研究证据表明,随着LVEF水平的增加,心衰的潜在发生机制、疾病表型和对治疗的反应会逐渐发生转变。 近日,Heart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HFpEF发病机制、诊断和管理的最新进展的综述,一起来看看吧。 …

    阅读笔记 2022-02-16
  • 【解读】中国更新TAVR路径专家共识

    在瓣膜性心脏病介入领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目前炙手可热,最为成熟,已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我国TAVR发展处于“量质”齐增的关键阶段  我国TAVR事业蓬勃发展,中国数据和经验正逐步走向国际舞台。截止到2020年,中国开展TAVR的中心已经超过200家,共完成手术4 000余例。截止到2021年,我国累计开展TAVR更是超过万例,我国在该领域…

    阅读笔记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