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三尖瓣置换术(TVR)患者合并有缓慢性心律失常,需要进行起搏器植入。然而,依照传统跨三尖瓣植入右心室电极,尤其是进行机械瓣置换术的患者,会进一步加重反流,损坏瓣膜,同时也会导致电极的磨损。
目前,心外膜电极植入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组织粘连,导致心外膜电极无法正常植入,这部分患者就需要进行传统的跨瓣膜植入(TVG)或冠状窦植入(CSG)或者瓣膜旁植入(PVG,即将电极放在置换的瓣环外侧 图1)。作为传统起搏电极植入的替代方案,这三种植入方式孰优孰劣呢?来自于德国莱比锡心脏中心的学者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的队列研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图1 瓣膜旁电极植入示意图
统计发现,PVG组初始阻抗显著低于TVG组,而阈值显著高于PVG组;平均随访2.8年后,两组间阻抗和阈值无统计学差异,起搏器电极更换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CSG组初始阻抗显著高于TVG组,平均随访2.8年后,两组间阻抗无统计学差异;而CSG组初始阈值及随访后阈值均显著高于TVG组,然而,起搏阈值的增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起搏器电极更换在两组间同样无统计学差异(表1)。PVG组三尖瓣初始反流量显著低于TVG组,两组间瓣周漏和右心室功能受损的发生率相当。CSG组三尖瓣初始反流量,随访后瓣周漏及右心室功能受损的发生率同TVG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表2)。
表1 起搏器电极参数及更换情况
表2.三尖瓣功能对比
Performance of pacemaker leads in alternative lead positions after 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2020 Nov;43(11):1382-1389. doi: 10.1111/pace.14093. Epub 2020 Oct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