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i Kumar, et al. ASI and AHI Scores in 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 Reliable Predictor of Complications and Useful Criteria for Early Interven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2019
胸主动脉瘤定义为主动脉大小大于预期主动脉直径50%。在实践中,5厘米是最常用的干预标准。如果小于5厘米,又没有症状患者很少考虑干预。如果这种关系逆转(出现症状,直径增大),则应考虑主动脉瘤的监测。心脏和大血管的CTA血管造影可以根据胸升主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和形状来确定其特征。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合理的呈现升主动脉直径的增加,因此计算主动脉表面指数(ASI)和主动脉高度指数(AHI)作为并发症的可靠预测指标,并作为干预的有用标准(译者注: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ASI和AHI对于主动脉夹层的预测能力,从而评估他们作为主动脉瘤的干预指征是否合适)。
2018年8月至2020年11月,共有24名诊断为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在GB Pant医院CTVS科接受手术。我们使用心脏和大血管CT血管造影计算了每位患者的主动脉尺寸{图1}。计算主动脉高度指数(AHI){Fig3}和主动脉表面指数(ASI){Fig2},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在本研究所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以评估这些患者ASI和AHI与主动脉尺寸之间的相关性。
统计分析分类变量以数字和百分比(%)表示,连续变量以平均值±标准差和中位数表示。数据的正态性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如果不符合正态性,则使用非参数测试。皮尔逊相关系数用于评估主动脉尺寸与主动脉表面指数和主动脉高度指数的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输入msexcel电子表格,并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1.0版进行分析(译者注:21例,简单的相关性分析,IF7.5???)。
对于TAAA患者,夹层和破裂不是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我们以前不知道死亡原因的“死亡”在成为主要原因。因此,未来的重点和挑战将是确定那些在诊断之前死于该疾病的无症状个体。主动脉大小>6cm已被证明与主动脉夹层发生率增加有关,即使在我们的研究中,平均主动脉大小也为6.43±1.09cm。Svensson及其同事提出了将主动脉尺寸与患者身高进行索引(校正)的概念,以便更好地为动脉瘤患者的手术决策提供信息。zafar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估计了自然并发症(破裂和夹层)风险的可能性,他们发现主动脉大小处有2个“铰链点”与破裂和夹层风险增加相关。在5.75到6厘米处观察到一个尖锐的铰链点。第二个铰点也在5.25到5.5厘米处。大于5厘米的尺寸范围表明,我们可能需要将干预标准朝着更小的尺寸移动。 基于目前的研究,我们已经能够为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提供ASI(主动脉大小用BSA校正)和AHI(主动脉大小用高度校正),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生物特征指标。ASI对主动脉夹层的预测价值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相关系数为ASI 0.734,p值<0.0001,AHI的相关系数为0.952,p值<0.0001,表明AHI是临床决策中更有效的生物特征指标。(译者注:ASI和ASI都是基于size得出来的指标,衍生指标和主要指标相关不是常识吗?再说了,size被认为是一个不太准确的指标,AHI和size相关性更高,逻辑上是不是可以认为AHI更加不准确?正式因为size不准确,所以才会使用ASI和AHI去校正,而作者现在反其道而行之,用ASI和AHI之间的相关性去证明谁更加能够预测不良事件发生,这是本末倒置吧!)此外,因为身高是遗传决定的,所以它可能与主动脉的大小更密切相关。两名主动脉大小和高度相同的患者使用AHI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同。但是,如果一个人比另一个人重(因此BSA更大),ASI将认为较重的人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较低。然而,计算患者体重中的BSA因子,在整个成年期内容易出现显著波动。相比之下,高度保持相当稳定,不容易出现大的波动。 因此,研究验证了相对的主动脉测量值,即主动脉大小指数(ASI)(定义为主动脉直径除以体表面积(BSA))或主动脉高度指数(AHI)(定义为主动脉大小除以患者高度),作为主动脉夹层、破裂和死亡的患者特异性预测因子,而非绝对主动脉直径。在Masri及其同事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主动脉根部(或升主动脉)横截面积与高度的比率被确定为TAAA患者长期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作者报告说,与原始主动脉直径相比,经高度调整的升主动脉面积更好地分类了死亡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