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CVS丨三尖瓣下移畸形的cone修复与常规修复的比较

Melchior Burri, MD, et al. Cone versus conventional repair for Ebstein’s anomaly.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2020
译者:广东省人民医院 娄琦

三尖瓣下移畸形是罕见的三尖瓣病变,在先心病中发病率约为1%,主要的胚胎学病理是三尖瓣从心肌上剥离延迟导致的附着点下移,隔瓣和后瓣表现得尤为明显,合并不同程度的三尖瓣返流和扩大的三尖瓣瓣环。
传统的ebstein畸形的三尖瓣重建是基于心室的折叠,固定瓣环交界处,缩小扩大的瓣环,基于Carpentier等的三尖瓣干预手术的基础,da Silva等于在1993提出cone重建。此种术式需从室壁上在保留流出道附着点的基础上几乎完全游离三尖瓣瓣叶。在后壁纵向折叠右心室减少房化右室的体积。缩小右室和瓣环径,旋转瓣叶并重建到三尖瓣正常附着部位,重新纵向缝合三片瓣叶,使之呈现圆锥形,且尖端指向心室。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大部分行ebstein畸形矫治的中心几乎都采用此种术式。
Ebstein术后患者的瓣膜完整性往往不尽人意,在远期往往有较高的再手术可能(42%),最终可能会导致右心衰、房颤和死亡事件。此篇研究我们致力研究Ebstein患者行cone和其他干预术式的预后对比及反转事件。

纳入标准:JTCVS丨三尖瓣下移畸形的cone修复与常规修复的比较

患者出院情况:JTCVS丨三尖瓣下移畸形的cone修复与常规修复的比较
146名成形的患者未上成形环,cone手术见视频。所有行cone术的患者都行房缺部分修补。行其他成形的患者大部分行sebening术,此术是将前瓣的乳头肌缝至室间隔上。所有行瓣膜置换的患者都是置换生物瓣,cone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是15天。两名院内死亡患者信息如下:49岁患者在成形术后12天因心包填塞死亡,另一名61岁患者cone术后2周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2名患者在出院后失访。
JTCVS丨三尖瓣下移畸形的cone修复与常规修复的比较
cone术后有34名病人出现严重三尖瓣返流,其中31名在术后第一次超声即表现为中度返流。术后随访有18名患者出现死亡,13名为心源性死亡,平均死亡年龄48+-18岁,其中10名有再手术,或存在以下的特点:TR重,房颤,NYHA三、四级。1名患者为窦性心律、良好的三尖瓣功能、NYHA1级突然猝死。

讨论:常规三尖瓣成形术后效果较好,但20%的患者往往面临术后需要换瓣或者再成形的风险。此外大部分患者会再次出现严重三尖瓣返流。近期研究表明cone术后8年的预后都较好且很少有病人会发展为重度或极重度的三尖瓣返流,
此外,cone的手术成功率也较其他术式高,术后换瓣及再手术 的概率较其他成形手术低。
这是第一篇使用系统超声数据来对比评估Ebstein患者行cone及常规成形手术术后三尖瓣功能的文章。术后只关注再手术率往往会高估瓣膜的功能,不能准确评估预后,患者可能存在其他手术禁忌症,或者1存在中度返流而无手术指征。
一系列的心彩超分析表明常规成形手术在术后第一年有着更高的中度返流率,5年后为32%,10年后为47%,重度返流率5年为8%,10年为19%,20年为47%.而cone术后5年中度返流率为8%,重度返流率为6%,所有的成形术5年重度返流率都低。术后轻中度的三尖瓣返流是可接受的,因为再次成形不一定能改善返流。中度的三尖瓣返流往往和以下几点有关:1:我们认为中度三尖瓣返流是发展为重度返流的危险因素。2:心源性死亡的患者至少有中度以上返流、房颤、心功能三四级3:中度三尖瓣返流限制了病人运动。4:持续的返流可能导致远期心律失常。
Attenhofer and等认为死亡和右心衰有关。
三尖瓣置换比起三尖瓣返流有着更高的起搏器植入和房颤发生率和更低的远期生存率。近年来我中心的一篇文章报道52名置换的患者5年和10年免再手术率为86%和81%,未发生瓣膜功能障碍的概率为66%和58%。年龄低于16的患者行瓣膜置换后更容易发生衰退。建议需换瓣的患者用生物瓣。

结论:常规成形术后的患者容易发生返流和三尖瓣功能衰退,此外,20%的患者需要三尖瓣置换或再成形。即使cone的远期预后尚不明确,但仍认为cone对于Ebstein患者是初次手术的首选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CardiothoracicSurgery

(0)
PipitaPipita
上一篇 2020-12-21
下一篇 2020-12-23

相关文章

  • 浅谈房颤导管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

    肺静脉狭窄是一种少见但临床处理较棘手的疾病,主要见于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及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纠治术后。导管消融术目前已成为心房颤动(房颤)的重要治疗手段,由于消融部位不恰当以及过高射频能量刺激等,可导致血管出现物理和化学改变,在炎症反应参与下,部分患者可在肺静脉开口局部出现血管内膜增生性狭窄,最终引起肺静脉狭窄。 一 定义及分级肺静脉狭窄定义为肺静脉内径较消…

    阅读笔记 2020-12-16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和治疗:单个三级中心的经验

    摘 要 背景: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CHD)的潜在致死性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ACHD和IE患者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在ACHD人群中由于SA引起IE(SAIE)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住院管理。 方法: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记录了1999年至2020年2月期间在Royal Brompton医院治疗的ACHD患者…

    阅读笔记 2022-08-01
  • IJC丨TEVAR治疗升主动脉夹层是否安全?一项多中心研究的中期结果

    Qingsheng Lu, et al. Mid-term outcomes from a multicenter study- Is TEVAR safe for ascending aortic diss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8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报道一系列行TAVAR术的A型夹…

    阅读笔记 2021-08-24
  • 【学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晚期发生的主动脉夹层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Masaru Yoshlkal, et al. Aortic Dissection Late af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摘要 我们处理了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晚期发生的主动脉夹层,并通过主动脉根部置换成功治疗了患者。累及升主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可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晚期发生,这种情况与…

    阅读笔记 2022-07-21
  •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手术同期行脾切除是额外危险因素吗?

    Payam Akhyari, et al. Is simultaneous splenectomy an additive risk factor in surgical treatment for active endocarditis? Langenbecks Arch Surg 2012 摘 要目的:脾脓肿的形成是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个严重的并发症,…

    阅读笔记 2021-05-22
  • 第四十六篇:胎儿三尖瓣发育不良预后评估

    三尖瓣发育不良(tricuspid valve dysplasia,TVD)与Ebstein畸形病理生理有类似之处,但三尖瓣显著反流为其突出表现,可伴有部分瓣膜无发育。 出现以下征象表示预后不良,胎儿期及新生儿期死亡率很高, ①三尖瓣重度反流; ②肺动脉瓣反流; ③肺动脉瓣闭锁或血流显著减少; ④动脉导管逆向血流; ⑤胎儿明显水肿。

    阅读笔记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