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丨马长生教授团队发布中国人群房颤患病率、知晓率及抗凝现状研究

进展丨马长生教授团队发布中国人群房颤患病率、知晓率及抗凝现状研究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2010年全球约有3350万房颤患者,但是受不同地区的人口差异的影响,不同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房颤患病率结果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既往研究表明,我国成人(>35岁)的年龄标化房颤患病率较低(0.6%-2.3%)。

近日,Heart杂志发表了中国人群房颤患病率、知晓率及抗凝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这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团队发起、全国8个省市专家团队共同完成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中国成人(≥45岁)的房颤标化患病率约为2%

调查的男性和女性人群中,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越来越高;在75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均达到5%

房颤知晓率低也是这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的一个主要问题,45-54岁人群中1/3以上,而75岁以上人群中近半数房颤患者是在本次流行病学调查中第一次发现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房颤。男性、农村地区人群的房颤知晓率尤其低。

此外,该调查发现仅有约6%的栓塞高风险的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文章呼吁从公共卫生角度重视房颤预防、筛查和治疗,提高我国房颤综合管理水平。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该研究基于我国心律失常流行病学调查,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调查设计,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这七个地理区域选取了39个社区/乡村进行调查。

从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邀请了64893人(≥45岁)参加调查,其中47841人完成了调查,总应答率为74%,男性和女性人群的应答率分别为66%和80%,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应答率分别为80%和70%。

在完成调查的47841人中,有42031人接收了12导联心电图检查,调查共发现932名房颤患者,包括598名有房颤病史的患者及334名新诊断的房颤患者,校正后的房颤患病率为1.8%(95%CI 1.7%-1.9%)。根据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校正的患病率,估计我国约有790万房颤患者(95%CI 740万至840万)

房颤患病率在不同特征人群中差异显著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房颤患病率逐渐增加。45-54岁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房颤患病率分别为0.8%和0.6%,55-64岁人群中分别为1.6%和1.4%,65-74岁人群中分别为3.4%和2.4%,≥75岁人群分别为5.4%和4.9%。

男性的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男性1.9%,女性1.7%),城市人群的患病率高于农村人群(城市2.1%,农村1.4%)不同地域的人群房颤患病率差异巨大,北方地区的房颤患病率(2.4%)是西南地区(0.9%)的两倍多。

进展丨马长生教授团队发布中国人群房颤患病率、知晓率及抗凝现状研究

图1 不同性别、年龄段的人群房颤患病率

进展丨马长生教授团队发布中国人群房颤患病率、知晓率及抗凝现状研究

图2不同地区和不同性别人群的房颤患病率差异(图2A 校正的房颤患病率;图2B 校正的心电图检出房颤患病率)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男性、城市居民、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或TIA、久坐的生活方式以及肥胖与更高的房颤患病率有关

房颤知晓率和抗凝率亟待提升

研究调查人群的房颤知晓率偏低,35.8%的患者接收心电图检查发现房颤时,并不知晓自己罹患房颤。研究还发现,房颤知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男性房颤患者的房颤知晓率(58.5%)低于女性(68.8%),农村地区房颤患者(35.3%)的房颤知晓率低于城市地区房颤患者(78.3%)。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
高龄(≥75岁)、男性、农村居民、低教育程度和无稳定工作与不知晓房颤独立相关,而既往卒中病史与知晓房颤相关

进展丨马长生教授团队发布中国人群房颤患病率、知晓率及抗凝现状研究

图3 不同年龄段、性别、地区人群的房颤知晓率

研究发现的932名房颤患者中,442名患者提供了治疗相关信息。在896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532名患者CHA2DS2-VASc评分较高(男性≥2分,女性≥3分),其中只有32名(6.0%)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

这项具有人群代表性的、基于社区人群的、大样本房颤流行病学调查详细描述了我国居民的房颤患病率、知晓率和治疗现状,揭示了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居民的房颤流行病学差异,调查报告的我国房颤患病率(45岁及以上成人患病率1.8%)高于先前的报道,较低的房颤知晓率、抗凝率提示了制定以预防房颤、筛查、认知和治疗房颤为重点的国家战略的迫切需求

 

来源
Xin Du, Lizhu Guo, Shijun Xia, 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prevalence, awareness and management in a nationwide survey of adults in China. Heart. 2021 Jan 28. DOI: 10.1136/heartjnl-2020-317915.
(0)
PipitaPipita
上一篇 2021-02-18
下一篇 2021-02-23

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related_news" in /var/www/html/www.pita.ltd/wordpress/wp-content/themes/justnews/single.php on line 175

相关文章

  • EHJ丨成人先心患者新型口服抗凝剂的现行用法及安全性:一项超过44000患者的全国性分析结果

       摘 要    目的: 在一项全国性研究中,评估新型口服抗凝剂(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和维生素K拮抗剂(Vitamin K antagonists, VKAs)在成人先心患者(ACHD)中的使用情况和结局。 方法和结果: 数据来源于德国最大的一家健康保险公司,所有使用VKAs和NOACs治疗的ACHD患者都经过…

    2021-01-14
  • 北三心文38期 | 无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Vs保守治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主动脉瓣狭窄(AS)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文献报道,在80岁以上的人群中,AS的患病率在7%以上。随着人口老龄化,患病率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重度AS的患者一旦出现症状,12个月的生存率仅有65%。因此目前心脏瓣膜病的指南建议,重度AS一旦出现症状,或出现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应尽早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urgical aortic …

    2022-07-27
  • JACC丨有症状的法洛四联症新生儿治疗策略的比较

    Bryan H. Goldstein, et al. Comparison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Neonates With Symptomatic Tetralogy of Fallot. J Am Coll Cardiol 2021 摘 要背景:有紫绀症状的法洛四联症(sTOF)新生儿需要早期干预。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

    2021-07-22
  • 三尖瓣发育异常

          三尖瓣发育异常是指与三尖瓣有关的一组多样表现的畸形,通常表现为先天性瓣叶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腱索乳头肌发育异常、隔瓣紧附室间隔上和/或部分瓣叶缺失,但三尖瓣瓣叶仍附着于三尖瓣瓣环水平。三尖瓣发育不良可以是孤立的,更常见的是合并其他畸形,如右室流出道梗阻和房间隔缺损。       超声对孤…

    2020-12-01
  • 瓣膜切除术与置换术治疗三尖瓣内膜炎

    PMID: 29777672 DOI: 10.1016 / j.athoracsur.2018.04.051 摘要 背景: 感染性三尖瓣性心内膜炎的最佳手术治疗尚有争议,尤其是在固有的社会和病理问题方面。这项研究比较了三尖瓣修复,置换和切除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方法。方法:查询单中心心脏手术数据库,以识别2012年至2016年之…

    阅读笔记 2020-12-08
  • JTCVS丨活动期心内膜炎二尖瓣成形手术指征的放宽

    Laurent de Kerchove, et al. Extending the scope of mitral valve repair in active endocarditis. 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2012 摘 要目的:在过去20年中,我们针对活动期累及二尖瓣的心内…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