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组均无死亡。M组平均每例术中及术后红细胞用量均显著少于C组;M组中有51例实施了无输血ECC,17例住院期间零输血。
• 两组24h胸液量无显著性差异。M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 ICU留时间显著低于C组。
ECC方法和管理
1.物品:选用微小化膜式氧合器,ECC管道采用新生儿型ECC管道 ,除泵管管径为1/4英寸,其 余管道管径为3/16英寸;安装时膜肺抬高,以缩短管路路径;超滤器常规安装,负压辅助静脉引流此装置于并行循环开始后启动、于并行循环结束前关闭。
2.预充方式:预充液成分为乳酸林格氏液350mL,进行管道预处理后,加入PRBC1.5u,同时通过动脉微栓过滤器径三通接口排出多余的预充液体,维持膜肺液平面 在100mL左右,再加入25%白蛋白50mL、地塞米松5mg/kg、5% NaHCO5mL/kg、乌司他丁1u、呋塞米1mg/kg。根据转流前的血气分析,计算所需要PRBC量,预计维持术中红细胞比容 (HCT)目标值为28%左右。
3.并行循环方式:并行循环流量120~160ml/(kg.min),体外循环降温后转流量100~120mL/(kg·rain),复温时流量120~160mL /(kg.min),肛温降至32~ 35.5℃,术中行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血气电解质和红细胞比容(HCT)监测。
4.心肌保护:均采用HTK液60ml/kg,匀速灌注6min,单次灌注。
5.超滤使用方法:复温后膜肺平面及灌注压允许的情况下常规超滤(静脉总干一泵一超滤器~膜肺), 流量15~30mL/min。在ECC结束循环稳定后采用 A—V改良超滤(升主动脉一泵一腔静脉),流量5~10mL/(kg.min),时间约10min。本组40例体重<6kg患儿除两例术后低心排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