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程才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在门诊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孕妇拿着产检的彩超单子来咨询:「医生,胎儿有先天性心脏病,我到底要不要把他生下来啊?」
有的家长追求完美,再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也要求引产;有些父母很艰难的才怀上宝宝,不管多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要生下来。
作为心脏外科医生,包括妇产科和儿科医生,如何给先心病患儿家长提供正确的建议,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先天性心脏病占我国出生婴儿的千分之 8 到 12,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有 12 万~20 万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
根据每年公布的中国心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数据白皮书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占比已经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先心病的防治工作有所提高,但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由于现在的孕妇产检日益完善,导致很多在胎儿期间筛查出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被引产了有很大关系。
那么,发现了胎儿有先天性心脏病就把胎儿引产掉,这是一种正确的做法吗,无论是从医学上还是从伦理上,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
遗传因素,很多先天新心脏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由单基因和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各种先天新心脏病约占先天新心脏病的 15%,如 21-三体综合征的患儿有 40% 合并心血管畸形,以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常见;13、18-三体综合征多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畸形。 -
环境因素,主要是宫内感染,特别是妊娠早期母亲患病毒感染(如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其他如放射线的接触、服用药物、代谢紊乱以及妊娠早期酗酒、吸毒等。

-
高龄妊娠; -
孕期检查发现羊水过多或过少; -
孕前 3 个月及孕早期有发烧、病毒感染、糖尿病、高血压、服用磺胺类药物、避孕药、镇静药、感冒药、有机农药、射线、化学制剂接触史者; -
孕母有死胎、自然流产、缺陷儿生育史; -
有先心病家族史; -
近亲婚配者; -
……
-
基因筛查:夫妻结婚前应进行婚前检查,有家族疾病遗传史的父母要在怀孕前进行常见的遗传学筛查。 -
妈妈在怀孕早期要避免感冒,注意保温,少到密闭的公共空间如商场等地方停留。 -
家庭装修造成的空气污染如甲醛等对胎儿发育有不良影响,如装修后感觉有特殊气味及异常刺激,不适宜孕期妈妈居住。 -
父母饮酒、抽烟会影响胎儿发育。 -
一些药物在孕期应尽量避免,如一些抗生素,服药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咨询医生。 -
超声波及放射线等可能对胎儿发育也有不良影响,应尽量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