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CVS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复:澳大利亚25年经验

Laura S. Fong, et al.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repair in Australia: Results over 25 years. 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2020

   摘 要   

的:

评估改良单补片法(MSP)修复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远期疗效是否等同于双片法(DP)修复左房室瓣反流或左室流出道梗阻的生存率和再次手术风险

方法:

统计了1990年至2015年在澳大利亚使用MSP或DP技术行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双心室修补的所有患者。分析了人口统计学特征细节、手术数据和结果。根据几个基线协变量,进行倾向得分分析以平衡2个治疗组。使用Kaplan- Meier曲线和对数秩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和未再干预率。

结果:

在研究期间,共有819名患者接受了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52例MSP和567例DP)。MSP和DP修复在不匹配生存率(P=0 .85)和无事件生存率(P=0 .49)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倾向得分匹配共产生223对匹配对。匹配分析发现修复技术之间的总生存率(P=0.59)或无事件生存率(P=0 .90)无差异,DP组在5、10和15年的估计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3%、83%和74%,MSP组为83%、80%和77%。左房室瓣反流或左室流出道梗阻再次手术的修复技术与需要永久性起搏器的修复技术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MSP或DP修复后的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相似。使用MSP技术不会增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再次手术的风险。

   讨 论   

虽然手术修复CAVSD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比较MSP修复和更广泛研究的DP技术的长期数据仍然缺乏。先前的观察性研究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基于外科医生对修复技术的特定偏好和解剖学考虑的选择偏见,而这些选择并不总是明确的。解剖和技术考虑因素,如VSD高度、室间隔嵴的腱索附着、房室瓣小叶形态和组织质量,可指导术中选择修复技术;然而,在我们的研究中,对所有手术报告的广泛总结未能确定该决策的可重复的标准。对其他变量(包括患者年龄、大小和Rastelli类型)进行的倾向匹配控制。此外,一些研究机构和外科医生常规使用1种修复技术,这表明此类考虑并非普遍相关。尽管如前所述,MSP修复与主动脉阻断和体外循环时间显著缩短相关,但这并未导致结果的任何差异。因此,我们的结果表明,MSP和DP技术均可同等应用于CAVSD的修复,在总生存率和免于再次手术方面无显著差异(图6)。这使外科医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而不是任何具体的解剖学考虑安全地选择修复技术。

 

再手术

与以前的研究相似,LAVV返流和LVOTO是CAVSD修复后随访期间最常见的再次手术适应症。修复技术之间的LAVV再次干预或LVOTO再次手术没有显着差异。尽管在其他手术结果上有所改善,但在CAVSD修复后LAVVR持续发生的持续速率令人担忧,并引发了一个问题,即用于重建LAVV的小叶组织形态是否是该问题固有的问题。可能在少数患者中,房室瓣叶发育不良,以至于无论采用何种修复技术,都无法获得长期的能力。众所周知,修复CAVSD时对ZOA的管理会随时间影响LAVV的功能。由于机构偏好,DP组中有更多患者的ZOA闭合不完全。但是,我们的匹配分析表明,ZOA闭合不完全不能预示再次手术或死亡。这可能与该机构在DP修复过程中将桥接小叶组织附着到VSD补片上的特定方法有关。关于MSP技术是否倾向于LVOTO或实际上与LVOTO无关,一直存在着争论。LVOTO很少使CAVSD修复后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复杂化,并且更可能在修复后约5年作为中期并发症发生。尽管Nunn最初没有在患者中报告过MSP修复后发生LVOTO的病例,但我们的研究证实,在MSP修复后LVOTO的确发生率与DP修复后的发生率相似。MSP技术的仔细技术考虑,包括将中断的VSD缝合线很好地放置在室间隔顶的右侧,以及从右侧房室瓣中取桥接的小叶组织以用于左侧房室瓣,可能有助于实现免于LVOTO再手术或类似的干预。

 

生存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对CAVSD进行MSP或DP修复后,可获得出色的长期生存率。我们这些结果表明,与以往研究相比,生存率更高,这可能不仅反映了手术技术的改进,也反映了围术期护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的改善。此外,我们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包括Rastelli分型、VSD大小和术前LAVVR分级,表明MSP技术可用于各种解剖结构,结果与DP技术相似。

 

   结 论   

 

CAVSD经MSP和DP修复后,总体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相似。使用MSP技术不会增加LVOTO或LAVV再干预的风险。

 

 

JTCVS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复:澳大利亚25年经验

表1,倾向评分匹配队列基线资料(LAVVR,左房室瓣反流)

 


 

JTCVS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复:澳大利亚25年经验

表2,倾向评分匹配的队列手术结局

 


 

JTCVS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复:澳大利亚25年经验

图1,原始样本和匹配样本中倾向分数的分布

 


JTCVS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复:澳大利亚25年经验

图2,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SVD)改良单片法和双片法修复后免于左侧房室瓣(LAVV)再手术。A:原始数据;B:倾向性匹配评分后

 


 

JTCVS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复:澳大利亚25年经验

图3,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SVD)改良单片法和双片法修复后免于左室流出道梗阻(LVOTO)再手术。A:原始数据;B:倾向性匹配评分后

 


 

JTCVS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复:澳大利亚25年经验

图4,改良单片法和双片法修补完全房室间隔缺损(CASVD)后的总生存率。A:原始数据;B:倾向性匹配评分后

 


 

JTCVS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复:澳大利亚25年经验

图5,改良单片法和双片法修补完全房室间隔缺损(CASVD)后免于再手术率。A:原始数据;B:倾向性匹配评分后

 


 

JTCVS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复:澳大利亚25年经验

图6,在一项倾向匹配的多机构研究中,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改良单片法或双片法修复后的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相似。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CardiothoracicSurgery

(0)
PipitaPipita
上一篇 2021-01-10
下一篇 2021-01-12

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related_news" in /var/www/html/www.pita.ltd/wordpress/wp-content/themes/justnews/single.php on line 175

相关文章